MENU

synchronized锁升级

synchronized的变化

①. java5以前,只有Synchronized,这个是操作系统级别的重量级操作,重量级锁,假如锁的竞争比较激烈的话,性能下降

②. 在Java早期版本中,synchronized属于重量级锁,效率低下,因为监视器锁(monitor)是依赖于底层的操作系统的Mutex Lock来实现的,挂起线程和恢复线程都需要转入内核态去完成,阻塞或唤醒一个Java线程需要操作系统切换CPU状态来完成,这种状态切换需要耗费处理器时间,如果同步代码块中内容过于简单,这种切换的时间可能比用户代码执行的时间还长”,时间成本相对较高,这也是为什么早期的synchronized效率低的原因。

Java 6之后,为了减少获得锁和释放锁所带来的性能消耗,引入了轻量级锁和偏向锁

③. 为什么每一个对象都可以成为一个锁?

  1. Java对象是天生的Monitor,每一个Java对象都有成为Monitor的潜质,因为在Java的设计中 ,每一个Java对象自打娘胎里出来就带了一把看不见的锁,它叫做内部锁

    或者Monitor锁。

  2. Monitor的本质是依赖于底层操作系统的Mutex Lock实现,操作系统实现线程之间的切换需要从用户态到内核态的转换,成本非常高

image-20220727223841218

④. Mutex Lock
Monitor是在jvm底层实现的,底层代码是c++。本质是依赖于底层操作系统的Mutex Lock实现,操作系统实现线程之间的切换需要从用户态到内核态的转换,状态转换需要耗费很多的处理器时间成本非常高。所以synchronized是Java语言中的一个重量级操作。

⑤. Java 6之后,为了减少获得锁和释放锁所带来的性能消耗,引入了轻量级锁和偏向锁,需要有个逐步升级的过程,别一开始就捅到重量级锁

⑥. synchronized锁:由对象头中的Mark Word根据锁标志位的不同而被复用及锁升级策略

image-20220727222426614

无锁

偏向锁

单个线程多次访问

定义:

①. 主要作用:当一段同步代码一直被同一个线程多次访问,由于只有一个线程那么该线程在后续访问时便会自动获得锁(偏向锁)

同一个老顾客来访,直接老规矩行方便
偏向锁为了解决只有在一个线程执行同步时提高性能

②. 64位标记图再看(通过CAS方式修改markword中的线程ID)

image-20220727223632349

③. 偏向锁的理论

  1. 在实际应用运行过程中发现,“锁总是同一个线程持有,很少发生竞争”,也就是说锁总是被第一个占用他的线程拥有,这个线程就是锁的偏向线程
  2. 那么只需要在锁第一次被拥有的时候,记录下偏向线程ID。这样偏向线程就一直持有着锁(后续这个线程进入和退出这段加了同步锁的代码块时,不需要再次加锁和释放锁。而是直接比较对象头里面是否存储了指向当前线程的偏向锁)。
  3. 如果相等表示偏向锁是偏向于当前线程的,就不需要再尝试获得锁了,直到竞争发生才释放锁。以后每次同步,检查锁的偏向线程ID与当前线程ID是否一致,如果一致直接进入同步。无需每次加锁解锁都去CAS更新对象头。如果自始至终使用锁的线程只有一个,很明显偏向锁几乎没有额外开销,性能极高。
  4. 假如不一致意味着发生了竞争,锁已经不是总是偏向于同一个线程了,这时候可能需要升级变为轻量级锁,才能保证线程间公平竞争锁。偏向锁只有遇到其他线程尝试竞争偏向锁时,持有偏向锁的线程才会释放锁,线程是不会主动释放偏向锁的

④. 技术实现

一个synchronized方法被一个线程抢到了锁时,那这个方法所在的对象就会在其所在的Mark Word中将偏向锁修改状态位,同时还会有占用前54位来存储线程指针作为标识。若该线程再次访问同一个synchronized方法时,该线程只需去对象头的Mark Word 中去判断一下是否有偏向锁指向本身的ID,无需再进入Monitor去竞争对象了。

⑤. 对于如上的③、④进行细化

锁对比

  1. 偏向锁的操作不用直接捅到操作系统,不涉及用户到内核转换,不必要直接升级为最高级,我们以一个account对象的“对象头”为例,

    image-20220727222608573

  2. 假如有一个线程执行到synchronized代码块的时候,JVMM使用CAS操作把线程指针ID记录到Mark Word当中,并修改标偏向标示,标示当前线程就获得该锁。锁对象变成偏向锁(通过CAS修改对象头里的锁标志位〉,字面意思是“偏向于第一个获得它的线程”的锁。执行完同步代码块后,线程并不会主动释放偏向锁。

image-20220727222617682

  1. 这时线程获得了锁,可以执行同步代码块。当该线程第二次到达同步代码块时会判断此时持有锁的线程是否还是自己(持有锁的线程ID也在对象头里),JVM通过account对象的Mark Word判断:当前线程ID还在,说明还持有着这个对象的锁,就可以继续进入临界区工作。由于之前没有释放锁,这里也就不需要重新加锁。如果自始至终使用锁的线程风有一个,很明显偏向锁几乎没有额外开销,性能极高。
  2. 结论:JVM不用和操作系统协商设置Mutex(争取内核),它只需要记录下线程ID就标示自己获得了当前锁,不用操作系统接入。
  3. 上述就是偏向锁:在没有其他线程竞争的时候,一直偏向偏心当前线程,当前线程可以一直执行。
  • 实际上偏向锁在JDK1.6之后是默认开启的,但是启动时间有延迟, 4秒
  • 所以需要添加参数-XX:BiasedLockingStartupDelay=0,让其在程序启动时立刻启动。
  • 开启偏向锁:
  • -XX:+UseBiasedLocking -XX:BiasedLockingStartupDelay=0
  • 关闭偏向锁:关闭之后程序默认会直接进入轻量级锁状态。
  • -XX:-UseBiasedLocking

    public class MyObjec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Object o = new Object();
    
            new Thread(() -> {
                synchronized (o){
                    System.out.println(ClassLayout.parseInstance(o).toPrintable());
                }
            },"t1").start();
        }
    }
    //查看状态此时情况下偏向锁4秒后开启

    image-20220727230153659

    image-20220727230202139

偏向锁的撤销

偏向锁的撤销(偏向锁使用一种等到竞争出现才释放锁的机制,只有当其他线程竞争锁时,持有偏向锁的原来线程才会被撤销。撤销需要等待全局安全点(该时间点上没有字节码正在执行),同时检查持有偏向锁的线程是否还在执行)

  1. 第一个线程正在执行synchronized方法(处于同步块),它还没有执行完,其它线程来抢夺,该偏向锁会被取消掉并出现锁升级

    此时轻量级锁由原持有偏向锁的线程持有,继续执行其同步代码,而正在竞争的线程会进入自旋等待获得该轻量级锁

  2. 第一个线程执行完成synchronized方法(退出同步块),则将对象头设置成无锁状态并撤销偏向锁 ,重新偏向

    (我的理解是,其实如果线程A执行完毕,如果不再去竞争,那么就会重新线程B为偏向锁;如果线程A继续竞争,那么就会CAS自旋 也就升级到了轻量级锁)

20210627172436594

轻量级锁

多线程竞争,但是任意时刻最多只有一个线程竞争,即不存在锁竞争太过激烈的情况,也就没有线程阻塞。

有线程来参与锁的竞争,但是获取锁的冲突时间极短(本质就是自旋锁)

轻量级锁的获取

如果关闭偏向锁,就可以直接进入轻量级锁 -XX:-UseBiasedLocking

image-20220727232018594

自旋达到一定次数和程度没有获取则会升级锁

  1. java6之前(了解):默认启用,默认情况下自旋的次数是10次,-XX:PreBlockSpin=10来修改或者自旋线程数超过cpu核数一半
  2. Java6之后:自适应(自适应意味着自旋的次数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同一个锁上一次自旋的时间和拥有锁线程的状态来决定。

重锁

①. 有大量的线程参与锁的竞争,冲突性很高

②. 锁标志位

锁升级后,hashcode值

无锁地址在31位

偏向锁没有,需要获取的时候需要锁升级。

  1. 当一个对象已经计算过identity hash code 它就无法进入到偏向锁状态时跳过偏向锁,直接生成轻量级锁。
  2. 偏向锁过程中遇到一致性哈希计算请求,立马撤销偏向模式,膨胀为重量级锁

锁的优缺点

image-20220727234611784

  • synchronized锁升级过程总结:一句话,就是先自旋,不行再阻塞。
    实际上是把之前的悲观锁(重量级锁)变成在一定条件下使用偏向锁以及使用轻量级(自旋锁CAS)的形式
  • synchronized在修饰方法和代码块在字节码上实现方式有很大差异,但是内部实现还是基于对象头的MarkWord来实现的
  • JDK1.6之前synchronized使用的是重量级锁,JDK1.6之后进行了优化,拥有了无锁->偏向锁->轻量级锁->重量级锁的升级过程,而不是无论什么情况都使用重量级锁。

. 偏向锁、轻量级锁、重量级锁总结

偏向锁:适用于单线程适用的情况,在不存在锁竞争的时候进入同步方法/代码块则使用偏向锁。

轻量级锁:适用于竞争较不激烈的情况(这和乐观锁的使用范围类似), 存在竞争时升级为轻量级锁,轻量级锁采用的是自旋锁,如果同步方法/代码块执行时间很短的话,采用轻量级锁虽然会占用cpu资源但是相对比使用重量级锁还是更高效。

重量级锁:适用于竞争激烈的情况,如果同步方法/代码块执行时间很长,那么使用轻量级锁自旋带来的性能消耗就比使用重量级锁更严重,这时候就需要升级为重量级锁

锁消除/ 锁粗化

  • 锁消除:从JIT角度看相当于无视它,synchronized (o)不存在了,这个锁对象并没有被共用扩散到其它线程使用,极端的说就是根本没有加这个锁对象的底层机器码,消除了锁的使用
**
 * 锁消除
 * 从JIT角度看相当于无视它,synchronized (o)不存在了,这个锁对象并没有被共用扩散到其它线程使用,
 * 极端的说就是根本没有加这个锁对象的底层机器码,消除了锁的使用
 */
public class LockClearUPDemo{
    static Object objectLock = new Object();//正常的

    public void m1(){
        //锁消除,JIT会无视它,synchronized(对象锁)不存在了。不正常的
        Object o = new Object();

        synchronized (o){
            System.out.println("-----hello LockClearUPDemo"+"\t"+o.hashCode()+"\t"+objectLock.hashCode());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LockClearUPDemo demo = new LockClearUPDemo();

        for (int i = 1; i <=10; i++) {
            new Thread(() -> {
                demo.m1();
            },String.valueOf(i)).start();
        }
    }
}
/**
 * 锁粗化
 * 假如方法中首尾相接,前后相邻的都是同一个锁对象,那JIT编译器就会把这几个synchronized块合并成一个大块,
 * 加粗加大范围,一次申请锁使用即可,避免次次的申请和释放锁,提升了性能
 */
public class LockBigDemo
{
    static Object objectLock = new Objec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new Thread(() -> {
            synchronized (objectLock) {
                System.out.println("11111");
            }
            synchronized (objectLock) {
                System.out.println("22222");
            }
            synchronized (objectLock) {
                System.out.println("33333");
            }
        },"a").start();

        new Thread(() -> {
            synchronized (objectLock) {
                System.out.println("44444");
            }
            synchronized (objectLock) {
                System.out.println("55555");
            }
            synchronized (objectLock) {
                System.out.println("66666");
            }
        },"b").start();

    }
}
Last Modified: April 8, 2023
Leave a Comment